励志阳光助学基金首次赴广西考察
2017-03-24
2015年3月26日,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励志阳光助学基金一行九人,第一次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开始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虽然天空中飘着绵绵的细雨,脚下的山路崎岖泥泞,但伙伴们依然快乐前行,将阳光带到山里的每一寸土地。
3月27日,经过三小时车程,半小时徒步,终于达到此行考察的第一所学校:广西资源县瓜里乡牛塘岭小学。这是一个仅有17名学生的村级教学点,57岁的谭老师在这里教书已经15年了。他每天除了上一至三年级的课程以外,还要挑水上山为孩子们做饭。伙伴们问他:“你到这里觉得苦吗?”他笑着回答说:“为了家乡的孩子,不苦!”该校校舍均为70年代建造的木板房屋,不通水电,条件十分艰苦。据考察得知,学校为资源县仅有的两所木板房学校之一,急需改建扩建。
梅溪镇石村湾完全小学是此次考察的第二所学校。前往该校要经过一条摇摇晃晃的铁索吊桥。学校为80年代建造,校舍、教室、宿舍基本没有灯光。冬天这里冰冻灾害非常严重,加上宿舍内没有取暖设施,很难想象这里的孩子们是如何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这里的老校长非常朴实,只告诉大家“没有人愿意过来当校长,自己就过来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真的让大家感觉到欣慰和温暖。
山路难行,校舍破旧,师生淳朴,这一切都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的孩子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3月28日,经过一个上午的车程,考察团来到资源县车田苗族自治乡,考察了车田中心小学和黄保村小。车田中心小学校舍相对完好,但由于实施集中教学,把三年级以上村小的学生都集中到中心校读书住宿,原来400多人的校舍现在增加了200名多学生,校舍变得拥挤不堪。校舍均为80-90年代建造,其中一栋80年代修建的教学楼经过多年使用,已经多处产生裂缝,虽然当地教育部门年年投入资金维修,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目前已经在旁边征地10亩,准备新建教学楼一栋、食堂及教师周转房,而资金缺口较大。
黄保小学是此次广西考察行的最后一所学校,只有一栋修建于80年代的教学楼和一排专木结构的平房。由于学校条件差,面积小,已将高年级转移到上属中心小学,目前校内仅保留了低年级,只有三名任教老师。校舍由于多年使用以及桂林山区多雨的原因,多处渗水严重,部分校舍还出现开裂现象,急需改建。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励志阳光考察团队此次对桂林市资源县下辖的三个乡镇的四所学校进行了深入考察,也与学校校长、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沟通。此次考察结束后,励志阳光会结合考察团意见及建校标准流程选择出适合励志阳光援建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