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励志阳光助学基金一行9人,再一次走进河南省,对下辖范县、濮阳县的八所待援建学校进行考察,一路上伙伴们阳光前行。
范县考察第一站
9月23日一早,伙伴们来到濮阳市下辖的范县,对杨集乡中辛店小学进行了走访考察。中辛店小学始建于1956年,现有学生500余人(近一半为留守儿童),教职工21人。该校目前使用的教学楼为十几年前建造的平房,随着就学人数的增加,现有校舍非常紧张,并且学校没有多余用房可作为功能室使用,许多课程无法开展。由于学校硬件条件差,年轻老师非常少,现有教师中有多名老教师都是退休后返聘任教,给正常的教学带来很大压力。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划,学校将整体搬迁至一个占地40亩的新校址,建成后,学校将可容纳800余人,成为覆盖周边几个大村的寄宿制学校。
范县考察第二站
随后,伙伴们来到龙王庄镇于梁小学。该校占地面积小,有学生225人,教师9人。因为学校地处乡镇中间,现有校园被民房包围,无法继续扩建,目前教育部门准备将于梁小学和附近的一所二楼寺小学进行整合,重新选址建造新学校。新校区地处公路旁,交通便利,建成后可容纳750名学生左右。目前新校园已开始初期施工,教学楼地基已经完成。
范县另外两所待援建学校
23日下午,励志阳光考察团又对另外两所待援建学校展开了考察。陆集乡吴老家小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57年,地处黄河河滩地区,学校现有学生540人,教职工18人。在对该校考察时,由上级部门专项资金修建的新教学楼基本已经竣工,但因众多附属设施资金短缺,新教学楼无法投入使用。
在范县考察的最后一所小学丁大寺小学情况与吴老家小学相同。丁大寺小学与丁河崖小学合并后,在附近新校址修建了教学楼一栋,但作为标准化校园的操场、围墙、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因为资金缺口较大,无法修建,使新教学楼不能投入使用,给原先老校区教学带来很大压力。
9月24日,励志阳光考察团一行将赶往濮阳县,继续对对另外4所待援建学校进行深入的考察走访。
9月24日,励志阳光助学基金考察团队继续对濮阳市濮阳县的四所待援建学校进行考察。
清河头乡管五星小学
濮阳县考察的第一所学校是管五星小学。该校现有学生268名,教师22名。学校教学楼为1992年建造,但由于用房紧张,已成为危房的教学楼不得不继续使用。教师目前使用的办公室也非常拥挤,个别老师工作和生活都挤在这一个房间中。作为未来标准化学校的建设,现计划在校内新建一栋教学楼及逐步完善配套设施。
清河头乡杨昌湖小学
清河头乡杨昌湖小学是第二所考察学校。该校地处村落中间,占地面积非常小。学校所使用的房屋都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多处墙壁出现裂缝、脱落现象。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学校学生逐渐流失,目前只有80多人在校就学。当地教育部门准备将学校附近另两所村级小学与其合并,在附近新址重建一个可容纳400余人的小学,预计投资150余万。现在征地、勘探工作已经完成,工程也将择期开工。
柳屯镇高韩村小学
考察中得知,柳屯镇高韩村小学现有学生189人,教师13人。现使用的校园地方较小,给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压力。目前已经在原有校舍对面新建校园,规划中的教学楼可容纳18个班级,服务周边8000多人。新校址内操场、厕所和围墙已经建设完毕,教学楼也将很快动工修建。
柳屯镇大没岸小学
柳屯镇大没岸小学是此次河南考察的最后一所学校,学校现有房屋均为D级危房,原有校舍近一半的房屋已经无法继续使用。学校六个班一百三十多个孩子只有七个老师,为了让孩子有愉快的心情,他们从每月不足两千元的工资中集资为学校粉刷校舍,可也只够粉刷正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学校成绩一直保持在本地区前三名。未来若能改建大没岸小学,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周边群众。
完成对柳屯镇大没岸小学的考察,励志阳光河南考察团队结束了此次在范县和濮阳县的建校考察行。基金运营团队将会结合考察团成员意见,积极和当地保持沟通,尽快确定在湖北的首次阳光希望小学援建项目,让老师、孩子们有一个安全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