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21日,励志阳光助学基金秋季学期高校社团课先后在南京莫愁湖小学、凤凰花园城小学火热开课。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志愿者通过学校兴趣社团课时间在部分班级开设兴趣班,为励志阳光东部合作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
放飞梦想的航模课
孩子们被志愿者手中的航模所吸引,把整个讲台围绕得密不透风。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志愿者们传授的不仅是航模课程,更是航模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梦想。希望这份梦想能够飞向蓝天,飞向远方。
趣味盎然的绘本课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志愿者带来的绘本课程《胆小的威利》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视角,大家在绘本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此次秋季高校社团课在春季课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与深入,志愿者在教学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凤小、莫小的课程本学期计划开课16周,每周每校3-4节课。这样的长期持续授课和阶梯型的课程设计对志愿者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高校社团课是大学生阳光支教的第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阳光希望小学培育了一批有扎实师范能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阳光支教志愿者。春季学期时,励志阳光合作的高校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支教志愿者,他们带领各自的团队在暑期走进阳光希望小学,在湖南药山、云南腾冲等地开展乡村夏令营,为阳光希望小学的孩子带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夏天。不仅如此,志愿者们经过一至两学期的磨练,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作为本社团网络支教小组的“教学担当”,为其他经验较弱的志愿者出谋划策、为新进志愿者开展教学方法培训。
在对乡村夏令营项目走访时,励志阳光工作人员深入多个学校,进入班级听课观摩并进行评估,我们发现有长时间一线教学经验的志愿者不仅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在对所在团队教学设计把关和队员教学能力培养上都有显著优势。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彩虹桥团队——云南腾冲佳桥夏令营走访过程中,志愿者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说道,“把师范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肚子里的教学经验一定需要下大量的实践功夫,很感谢自己能在春季学期14周的课程中坚持下来。不管是在和孩子交流方面还是课堂把握上,自己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就是社团课对一个师范生更是一个支教志愿者的历练。”
通过这学期的高校社团课,我们期待继续为阳光希望小学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阳光支教志愿者,也能与熟悉掌握远程支教技能、稳步运作远程支教项目的高校社团擦出新的火花,通过网络的力量将精彩的示范课送入阳光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