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公益行|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7-06-08
6月6日,励志阳光助学基金携蓝门阳光希望小学捐方伙伴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所三位爱心伙伴来到江西省南城县万坊镇阳光希望小学,给孩子们带来了手工课、美术课,更带来了老师们期待已久的关于儿童心理教育的讲座。
南京晓庄学院“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挂靠在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主要承担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为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为进一步打造学前教育学学科特色提供有力支持。目前,研究所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学前弱势儿童教育史研究,二是学前弱势儿童教育政策研究,三是学前弱势儿童心理发展与干预研究。
此次公益行,是励志阳光助学基金与晓庄学院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所的第一次合作。研究所的周所长带着心理学方向和特殊教育方向的两名博士,为学校师生开展了一次特别的讲座。听说有博士来做讲座,蓝门阳光希望小学的老师们很是激动,连周边学校的老师都纷纷赶来,要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儿童心理教育讲座
吴博士给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带来的课程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小的教室里,挤满了前来听课得老师。通过有趣的游戏互动和动画片《张海迪的故事》,吴博士告诉孩子们其实我们每个人生活种都会遇到这样那样得困难,会有逆境得出现,但只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不放弃,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吴教授还将孩子们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让人难过的事情,并且是如何去客服的。她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让听课的老师和孩子深有感触。
齐博士的讲座是针对老师们开展的,他分享的课题是《关注儿童的心理弹性》。从什么是心理弹性、到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因素、再到如何提高心理弹性,齐博士为老师们细致的讲解;并通过测试,让老师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弹性指数。
讲座过后,周博士还就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得融合教育展开讨论,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关于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问题。周博士说: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尤其重要,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实际上是有限的、有“距离”的。这让老师们感触颇深。老师们可以引导那些自卑、不自信的孩子和父母沟通、多进行鼓励。周博士也表示,今后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们互动交流,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讲座虽然结束,但很多听课的老师仍不愿离去,和晓庄的三位博士交流,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上海实效的爱心伙伴每年都会来到蓝门阳光希望小学开展爱心活动,今年她们惊喜地发现,学校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学校开始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每个班装上了电子白板,原先老师得宿舍变成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图书室等。孩子们每周都能上到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的一些副课了。
美术、手工小课堂
今年的公益行,五位爱心伙伴给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美术课和手工课。孩子们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的到来,很是兴奋。尤其黑板上那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更是抓住了他们的眼睛。美术课教的是简笔画,通过简单的线条,就可以描绘出生动可爱的画面。小鱼、机器猫、小兔子、西瓜……一个个有趣的图形在孩子们的笔下栩栩如生。手工课上,不仅是班上的学生,连前来听课的老师都动起手来。颁奖的时候,画画最棒得孩子获得了一架逼真得飞机模型,希望她可以努力学习飞向远方,飞向心中的梦想。
短暂的一天很快过去,孩子们开朗活泼的笑脸深深的印在每一个伙伴心理,希望为你们插上翅膀,快乐成长,我们明年再相见。